G315岔口(依吞布拉克镇)至白干湖村至干沟泉村至且末交界道路项目第一次环评公示
索引号 | Jk029-9000-2017-00052 | 公开责任部门 | |
公开日期 | 2017-09-30 11:14:34 | 关键词 | |
公开目录 | 其他 | 文号 | |
信息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内容概述 | G315岔口(依吞布拉克镇)至白干湖村至干沟泉村至且末交界道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
受若羌县交通局的委托,中科森环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承担了G315岔口(依吞布拉克镇)至白干湖村至干沟泉村至且末交界道路项目的环评编制工作。本次环评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实行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工作。现将G315岔口(依吞布拉克镇)至白干湖村至干沟泉村至且末交界道路项目环评有关事宜公告如下,具体公示信息如下:
一、项目名称及概要
1、项目名称:G315岔口(依吞布拉克镇)至白干湖村至干沟泉村至且末交界道路项目
2、建设单位:若羌县交通局
3、建设性质:改扩建
4、总投资:708,136,402万元
5、项目概况: 本次G315岔口(依吞布拉克镇)至白干湖村至干沟泉村至且末交界道路项目起点位于若羌县依吞布拉克镇依铁线K10+200处,途径玉苏普阿勒克检查站、嘎斯煤矿、石棉矿、白干湖、古尔岔终点位于若羌县与且末县交界处,路线里程230km。
主要技术标准按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有关规定执行,相关规范指标参数如下:
(1)道路等级:三级公路;
(2)设计车速:40km/h;
(3)道路长度:230km;
(4)路基宽度:8.5m;
(5)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二、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若羌县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郑园园
联系方式:13070019986
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名称:中科森环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人:林洁
联系电话:15509966890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接受委托开展前期工作(含资料收集、现场勘察、与发布公示)→编制报告(含收集公众意见)→报告送审→专家评审→报告修改→报批。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工程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环境风险分析、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等。
五、环评审批程序
1、报告书编制完成后报送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经审核后取得环评初审意见;
2、报送巴州环保局,经审查和公示后,取得环评批复。
六、公众参与程序和方案以及各阶段工作初步安排
公众参与程序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各阶段工作初步安排如下:
1、在建设单位确定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以信息公告的形式进行第一次信息公开。信息发布在若羌县政府网站。
2、在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中,收集公众主动提出的意见。公众对项目的意见或建议,可了解公告内容后,将意见以写信、发邮件、打电话等形式及时反映给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
3、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以信息公告的形式进行第二次信息公开,同时公布环评报告。信息发布在巴州环保局网站。
4、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公众意见调查、公众意见汇总分析,并进行信息反馈。本工程拟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处于环境敏感点的公众、可能受到直接影响的单位代表及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专家等进行调查。
5、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评报告受理、审批前和审批后对建设项目有关信息进行公示。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对项目建设区域周边的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的看法;
2、该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否赞同该项目的建设;
5、其它意见和建议。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自公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众可通过向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提交意见,向上述公示地址发送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对本工程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公示期限:2017年9月30日至2017年10月15日。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注]: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